稼动率怎么算?别再被复杂公式吓倒了!

优思学院|稼动率怎么算?别再被复杂公式吓倒了!

在精益生产管理中,稼动率(Utilization Rate)通常用于衡量设备、生产线或员工的实际运行时间与其可用总时间的比例,其计算公式如下:

稼动率 = (实际运行时间 ÷ 可用时间)× 100%

  • 实际运行时间:指设备或生产线实际用于生产或工作的时间。
  • 可用时间:指设备或生产线在理论上可以使用的总时间,包括所有计划运行时间。

 

示例:

假设某台设备一天的理论可用时间为24小时,而当天实际运行了18小时,稼动率的计算为:

 

 

稼动率的高低通常反映了设备使用的效率,低稼动率可能是由于设备闲置、停机维修或其他非计划停机引起的。优化稼动率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方面之一,可以通过减少停机时间、优化排产等方法实现​​​。

 

常见的问题解答

问题 1:稼动率和效率的区别是什么?

解答:
稼动率是衡量设备或人员的实际运行时间占可用时间的比例,反映的是资源利用情况。效率则是衡量产出的实际水平与理论最佳水平的比率,关注的是工作质量和产出速度。例如,稼动率高的设备可能因为故障频繁停工,导致效率低下。

问题 2:稼动率如何影响生产成本?

解答:
稼动率过低会导致资源闲置,增加固定成本的分摊,进而推高生产成本。通过提高稼动率,可以更充分利用设备或人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提高利润率。

问题 3:如何提高稼动率?

解答:

  • 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通过定期维护和快速修复减少停机。
  • 优化排产: 合理安排生产任务,避免设备闲置。
  • 设备升级: 替换老化设备以提高运行时间。
  • 员工培训: 提高操作技能,减少人为错误引发的停机。

问题 4:稼动率是否可以达到100%?

解答:
理论上可以,但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实现,因为不可避免的维护、换线、调试等都会占用设备时间。一个健康的稼动率通常在80%-90%之间,具体目标取决于行业和生产模式。

问题 5:稼动率是否适用于所有行业?

解答:
稼动率主要用于制造业和以设备为主的行业,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生产等。在以服务为主的行业,可能需要用类似的指标(如工时利用率)来衡量资源的利用情况。

如果你进一步了解精益生产和管理的方法和理念,可以参考优思学院设计的精益管理(CLMP)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