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口玄一:质量工程学的先驱与开拓者

优思学院|田口玄一:质量工程学的先驱与开拓者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田口玄一博士就因质量工程的演变哲学(经常被称为田口方法或方法论)而闻名遐迩。

当田口玄一应征入伍帮助改进战后日本残缺不全的电话系统时,他的哲学体系就形成了。在1957—1958年,他的第一版关于实验设计的两卷书出版了。由于他对质量工程所做的贡献,他因此赢得了日本的戴明奖。

20世纪60年代,田口玄一使日本企业的领导层相信,只通过简单地遵守规则所取得的零失误率可能是毁灭性的。他解释说,任何由于其自身的关键属性而偏离目标的产品、服务或流程都会成倍地增加供应商以及客户的成本。

因此,当西方人把质量看作符合要求和适合使用时,日本人正赋予产品质量一个意义深远的定义,即与目标的最小差异。这句朴素的话语掩盖了它所蕴涵的深奥道理,同时也让人误以为把这一理念融入企业无须太多努力。

根据这一理论,田口玄一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点:

  • 设计、制造、交付能够对付难以控制的环境和不受构成组件差异影响的产品和服务;
  • 确保生产、交付的产品和服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保持与目标的最小差异;
  • 树立产品和服务的可信度。

田口玄一提倡产品、服务或流程的优化要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系统设计

即选择最合适的工具以实现产品或流程开发的目标。田口方法的这一部分属于古典工程学。关键问题是对象或系统的目的是什么?工程师从目的出发,创造了可以实现目标的对象或系统。用科学和工程知识选择材料、决定制造设备需求以及设定关于产品、服务和流程敏感性要素的规格说明书。

第二步:参数设计

优化参数设计决定了产品的参数值和流程要素的操作水平,它们对环境和其他干扰因素不敏感。通过模拟实验设计的顺序,考虑噪音因素,最适宜的环境被揭示出来,而它是为了实现与目标性能的最小差异。通常,设计者在这个阶段拥有丰富的设计概念。

第三步:允许偏差设计

如果产品、服务或流程产生的差异仍然过大,为了进一步减少公差就要考虑一些更昂贵的解决办法。田口玄一提倡只在必要的时间和必要的地点才做昂贵的投资。与之相对,在西方的设计流程中,用的不是先进的归纳或统计推理,而是尝试通过极端保守的说明书来取得同样的结果,而这会产生大量的冗余和浪费,最终导致产品成本提高。

第二步和第三步与西方的传统方法大相径庭,因为前者主要依靠先进的统计思想、多元分析和实验设计等方法。

小结

田口玄一博士通过其质量工程哲学和田口方法,为现代质量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础。他强调通过参数设计和实验优化,将产品、服务与目标性能的偏差降至最小,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这一理念深刻影响了六西格玛和之后的六西格玛设计(DFSS),推动其以数据驱动的方法优化流程并减少变异,实现更高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