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中的过量生产浪费是精益生产管理中最严重的一种浪费。这种浪费不仅掩盖了很多问题,还让人产生一种虚假的满足感,从而失去了改进的动力和机会。

那么,我们该如何消除这种浪费呢?以下从四个方面分析如何改善过量生产浪费。
一、生产计划的准确性
建立柔性生产体系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确保客户需求信息的准确传递。这样可以让我们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快速调整生产计划。
完善排产和进度控制
在尚未实施精益生产且仍使用MRP推式生产的企业中,计划部门需负责排产和进度控制。避免因制造能力不足而仅安排大流程的主生产计划(MPS),忽视详细的日计划(DPS),导致基层车间和生产线的生产计划脱节。
二、提升内部制造能力
解决内部制造能力薄弱问题
内部制造能力弱、质量差、废品率高、制造周期长等问题直接影响生产计划的可预测性。不清楚生产多少才能满足客户交期。实现精益生产的基础是质量稳定,必须保证过程中质量稳定,不制造、不发货、不接收不良品。
确保高质量生产
只有实现稳定高质量的生产,才能实现流水线生产,并拉平生产,甚至进行后期补充生产。因此,高质量是实施精益生产的基础。
三、平衡生产能力和优化工艺
平衡各工序的生产能力
在生产能力不平衡的情况下,应最终平衡各工序的生产能力。例如,列出客户需求基准线,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产能分配,确保每道工序的产能不会过多或过少。
简化流程
在设施规划初期,应将简化流程作为目标。尽量减少工艺和产品的迂回、曲折、往复、停滞,减少在制品,杜绝过量生产浪费。
四、设备管理和产能规划
设备管理策略
当设备昂贵时,管理和财务人员确实有增加设备的冲动。例如,在评价工厂的绩效时,可能会倾向于关注昂贵设备的生产率,但这容易导致后续工序的半成品堆积。
明确产出率影响
应明确高产出率是否会导致过量生产浪费,如果是,应坚决停机,并放弃对高价机的产出率考核。从源头上来说,在规划产能和采购设备时,应选择“数量少,生产率高”的设计方案,既能保证采购成本低,又能满足客户需求。
结论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改进,可以有效减少制造业中的过量生产浪费,提高精益生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只有不断优化生产计划、提升制造能力、平衡生产工序以及科学管理设备,才能实现真正的精益生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想快速掌握精益生产和管理的方法和理念?优思学院设计的精益管理(CLMP)课程可以让学员获得足够的精益知识和认可考核,学员可以不用放弃日常工作的时间,只要每天花一小时左右自主学习,学员平均可以在30-40天内成为精益管理专业人员(CLMP)认证。
常见问题解答
1. 为什么过量生产浪费在精益生产中如此严重?
过量生产浪费掩盖了实际存在的问题,让企业失去了改进的动力和机会,从而影响整体效率。
2. 如何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
通过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柔性生产体系和完善排产与进度控制来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
3. 提升内部制造能力的重要性是什么?
提升内部制造能力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避免制造、发货和接收不良品,从而实现精益生产。
4. 怎样平衡各工序的生产能力?
通过列出客户需求基准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能分配,确保每道工序的产能不会过多或过少。
5. 在设备管理中应注意什么?
在设备管理中应明确高产出率是否会导致过量生产浪费,避免因此造成后续工序的半成品堆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