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量生产背后的风险:传统企业难以避免的弊端

优思学院|大批量生产背后的风险:传统企业难以避免的弊端

马云曾经说:「如果你把香蕉和钱放在猴子面前,牠们会选择香蕉,因为它们不明白钱可以换来更多的香蕉。」

同样地,如果我是一个生产顾问,我告诉老板们两个选择,一个是利用大批量生产令每个产品的单价少于20元,这种生产模式通过大规模生产相同的产品,从而分摊固定成本,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而另一个选择是采用精益生产的方法而每个产品的单价是40元, 大多数人一定会选择前者,因为单价低很多。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并不一定能卖得出去,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产品贬值,最终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

这种现象在精益管理中被称为“浪费”(Muda),是精益思想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精益生产方法提倡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库存,优化生产流程来消除浪费,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响应速度。通过实施精益管理的原则,企业能够更精确地预测需求,避免过度生产和库存积压。

精益生产虽然单价看起来更高,但减少了浪费,提高了质量,确保了真正的市场需求,企业和那些一系列的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也不会因为需求的突然下降而面临倒闭的危机。

就像猴子选香蕉一样,很多企业只看到眼前的成本,却忽略了长远的收益。短期来看,大量生产似乎能带来更多利润,但如果市场变动、需求下降,积压的产品就变成了负担。而精益生产让企业更灵活,资金流动更顺畅,利润更稳定。

真正聪明的企业家不会只盯着“便宜”,而是会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商业模式更可持续、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