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可以应用在学校中吗?

优思学院|5S管理可以应用在学校中吗?

曾经有人问在学校中是否可以采用5S管理?这个问题很有意思,5S是企业用来提升效率,提升员工素养的方法,在学校中我们同样重视效率和学生的素养、纪律,因此在学校中采用5S管理可以说是相当有意义的。下面,我先从理论上回顾一下 5S 管理。

5S是大概在50年代,于丰田公司所诞生的。

提出的人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工业工程先驱者,日本能率协会的顾问 —- 新乡重夫先生,当时是他在指导丰田改善活动时率先采用了3S称呼,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后来由“3S”扩充为“4S”和“5S”,即增加了清洁(SEIKTSU)、教养(SHITSUKE),这就是现在的5S。

后来5S渐渐成为主流,至现在的6S甚至7S。

此外,优思学院的精益管理课程(CLMP)中曾指出类似5S的思想,早在亨利褔特时期已经存在,当时称作CANDO,不过后世较少人谈论。

事实上,生产上所产生的不良品,不全然是由产品设计,或生产技术上所造成的。从许多不良品形成的真因中,发现大多数是由生产管理面所造成的。

这些管理面的疏失错误所造成的不良,除了使用防错方法装置来做错误消除之外,尚需其他的管理配套措施,来进一步削减不良的发生。

首先,要做好5S环境管理的基本工作。

正如上文提到,5S就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有关工作场所的环境管理活动。5S的整理活动要先清除掉现场不必要的东西。而必要留在工作场所的东西,要整顿好,使能正确、快速取得放回所需要的物品。可以在无形中减少因取用错误的物品,而造成的生产错误而衍生的不良品,同时也增加了效率,间接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及最终客户

清扫的工作及清洁的工作,要能维持生产环境于干净良好的状态,并使机器设备的精密度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之下,并进而维持能生产出符合规格要求的产品,并且减少设备的故障。这些也都无形中能减少不良的发生。

素养则强调要能养成守纪律有礼节的工作生活习惯。

素养好的员工,大都能遵行标准作业程序的规范工作,遵守规定的事项。使得标准化的要求能够彻底落实执行,而有助于品质保证。所以,5S做得好的公司,质量水准也较高,不良品也较少,可以说是零不良品质保证的基础。

在学校 /教室环境里推 5S

确实有研究指出:在把 5S 用在教育机构、学校环境时,可以带来一些纪律提升、环境整洁的效果,但也面临“资源有限(时间、人员支持)”“文化与习惯难以被改变”“学生需求与教材变动大”等阻碍。

一些学校在实验室/器材室(相对固定、物品稳定)里做 5S 会比较成功;在教室里,对变动大的学习材料(书本、试卷) 推 5S,就更具挑战性。

所以,从理论看,学校可以尝试 5S 管理,但一定要对环境特点、学生需求、流程弹性做调整。若一刀切地用“车间式”管理方式去套教室,很容易走偏、失效。

理念是最重要的,明白精益思想比起守著规条更重要,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学校实施 5S 管理,千万不要把这些理念当成是管理的手段。